2017年環保新形勢下的生豬養殖業現狀 | |
發布時間:2020/5/26 發布者:管理員 閱讀:1992次 | |
今年的生豬養殖業繼2015年的生豬市場遭遇市場洗牌之后,2017年卻來了環保風暴,不少養殖企業在這場環保潮流之下,生豬養殖業產業也正式步入了轉型的步伐,也許與“互聯網+”的沖擊相比,環保對養豬業的影響更大。 隨著“史上最嚴環保法”、“水十條”以及各個省份的治污管理條例出臺,南方地區首先出現了大量退養和豬場關停情況出現,隨后禁、限養區域的劃分,更是把環保整治推向了高潮。環保儼然成為了一道準入門檻,環保不達標不但進不來而且還會被退市?梢娢磥淼酿B豬業是與綠色環保掛鉤的,生豬養殖產業結構轉型也由此展開。未來環保是常態,就是因為它一時難以見成效,而且一時的整治也無濟于事,因此需要長久的監管和治理。 業內專家針對當下許多養殖業主面臨的問題及養豬業環保大環境、糞污處理邏輯及關鍵點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。 當下養豬業環保面臨的五大問題 1、廢水資源化策略以及達標排放,配上豬糞脫水機等糞便干濕分離設備; 2、固體廢棄物(豬糞等)的資源化利用; 3、病死豬無害化、資源化處理; 4、已經污染水域的修復; 5、豬舍臭味的去除。 在這些問題的解決上,我們應該以因地制宜為原則,綜合利用是根本! 關于養豬業環保的法規有哪些? 1、2013年,病死豬長效處理機制; 2、2014年,規模養殖企業污染防治條例; 3、2015年,新環保法; 4、2015年,“水十條”以及2016年,“土十條”; 5、國家和各地方養殖污染物排放標準。 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看出,環保法中對水處理沒有要求一定要達標!但是,無論哪種廢棄物,我們都要盡可能做到生態環保、資源回收利用。實在無法消納的地區,建議達標后排放。那么針對豬場不同廢棄物,我們又該如何綜合利用呢?別博士向我們給出了豬場糞污處理的邏輯。 兩種主要方式及方向 資源回收 1、水---沼氣、液體肥料; 2、豬糞---有機肥; 3、病死豬---油脂、蛋白回收或氨基酸肥。 自然消納: 1、水---山(林)、水(漁)、地(作物); 2、豬糞---山(林)、地(作物); 3、病死豬---工業原料或還田、林。 |